本篇文章1442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
【文章开始】
你有没有刷到过那种农产品广告?点进去之前觉得“不就是个卖玉米的吗”,结果看着看着居然……下单了?对,这就是软文的魔力。但问题是,为啥别人写的农产品软文能爆,你的却像在朋友圈里躺尸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——农产品软文标题到底该怎么写?
先别急着反驳?;叵胍幌拢闶遣皇蔷P闯稣庵直晏猓骸队胖视谢还鲜小贰段壹液焓硐闾鹑砼础贰?!这不叫标题,这叫产品说明书。用户根本无感啊。
自嗨型标题的问题在哪?光顾着说“我好”,却忘了用户关心的是“对我有什么用”。比如“优质有机”是你的卖点,但用户可能更想知道“吃了能让我孩子少生病吗?”或者“比超市的甜多少?”
所以啊,写标题前先灵魂三问: - 用户看了会想点吗? - 有没有戳中他们的痛点? - 是不是像朋友在推荐,而不是广告?
农产品看似难写,其实天然自带优势——健康、自然、情感,全是现代人焦虑的解药。但很多人不会用。
举个例子:
普通标题:《新鲜农家土鸡蛋配送》
优化后:《这枚鸡蛋,藏着小时候的太阳味|每周直送你家》
看出差别了吗?第二个标题: - 用了“小时候”触发回忆情感 - “太阳味”营造画面感 - “每周直送”解决了持续购买的便利性
高级的软文标题,卖的不是农产品,而是生活方式、情感记忆甚至健康焦虑的解决方案。虽然这么说,但具体哪种情感挂钩最有效,可能还得看不同农产品的特性,这点我还真没完全摸透。
别想得太复杂,爆款标题都有套路。下面这些案例你改一改就能用:
数字+痛点型
《90%的人不知道,这种玉米煮完居然能爆浆!》
→ 数字制造稀缺感,爆浆勾起好奇心
对比体验型
《吃完这颗桃子,超市买的再也回不去了》
→ 用对比强化产品优势,适合口感突出的农产品
故事情感型
《爷爷种了30年的枣树,今年最后一季了》
→ 故事比产品更容易让人记住,适合老农户
解决方案型
《孩子不吃蔬菜?试试这根能生吃的甜杆西兰花》
→ 精准打击宝妈群体的焦虑
季节限定型
《等了一年的溏心苹果,终于能下单了》
→ 制造稀缺感和期待感
不过话说回来,模板虽好,也不能硬套。得根据你的产品调性微调才行。
有些错误一旦犯了,内容再好也白搭: - 过分夸张:“全世界最好吃的苹果”——用户不信,还觉得你浮夸 - 虚假承诺:“吃一周就能瘦5斤”——农产品不是药品,别惹麻烦 - 关键词堆砌:《有机农家自产天然绿色香蕉》——像机器人写的 - 忘了目标人群:给年轻人推《中老年养生核桃》,流量不对啥都白费
尤其要注意的是,农产品涉及健康描述时一定要谨慎。比如“抗癌”“治病”这种词绝对不能用,否则分分钟违规。
别盲目自信,标题好不好让用户说了算。教你个土方法: 1. 写出3个不同方向的标题 2. 丢到家族群或朋友群(别说是测试) 3. 看哪个问的人多、点的人多
为啥推荐家族群?因为里面涵盖老中青三代,而且对你比较诚实。如果连你大姨都想点进来看,那这标题大概率能成。
今天聊的这些案例和方法,或许暗示了农产品软文的一些创作方向,但最终还是要靠你自己多写多试。有时候觉得写得挺烂的标题,反而爆了;精心打磨的却没人看——这事真说不准。
记住核心:标题是敲门砖,内容是留客茶。光标题好内容烂,用户会觉得被骗;标题普通内容惊艳,还能靠口碑逆袭。所以啊,既要练标题,也更得打磨好产品故事。
【文章结束】